“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是900多年前王安石描繪的金陵,如今漫步南京街頭,你仍會被一層層的綠色包圍,紫金山綠、行道樹綠、古城墻苔綠、玄武湖水綠,秦淮河上畫舫攢動,城市的靜與動,都散發著一股沉著、從容的氣質。一座被山、水、城、林所包圍的城市,城市的下面,84 km長的軌道交通網絡已形成,包括2005年開通的軌道交通一號線(21.7 km),以及2010年5月28日同時開通運營的一號線南延線(24.2 km)、二號線(37.7km),初步建成“十”字形軌道交通網絡,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條件。南京地鐵二號線是貫穿城市中心東西向軸線的地鐵骨干線,全長37.7 km,共設車站26座。其中地下站17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7座。本文以南京地鐵二號線車站公共區裝修設計為例,闡述車站裝修設計中幾個重要環節:材料選擇、標準化與個性化的平衡、與其它專業的接口設計、文化與藝術內涵的體現等,以及地鐵車站裝修設計管理模式。
1 設 計
1.1 確定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源于建設方(業主)的建設、運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各城市地鐵公司之間有所差異,但總體目標可概括為乘客提供安全、整潔、舒適的乘車環境,減少建設、運營成本,以及塑造城市形象三個方面。
南京地鐵二號線設計目標是貫徹“景觀、經營、創新”理念,建成人文關懷、安全可靠、經濟節約的地鐵,因此二號線精裝修設計提出“創新引領、功效結合、經濟利維(護)、營造商業氛圍、注重文化內涵、整潔清透、注重細節”七大設計原則。
二號線從現代化的河西新城起步,途經莫愁湖、漢中門、中山東路、西華門、午朝門、中山門、中山陵等富含城市歷史底蘊的老城區,進入城東教育新城——仙林大學城,沿途既有自然山水、古老文明的沉淀、又有近代民國文化,以及現代教育的融入,整條線把南京的歷史積淀、市粹精華、現代文化象珍珠一樣串在一起,是一條不可多得的歷史文脈縮影線,定位“古城新韻”,一站一景,以現代的手法表現站點地域環境和特點。
1.2 裝修材料選擇
裝修材料的選擇是貫徹設計目標、實現概念設計效果、施工、運營維護的主要環節。
1.2.1 選材原則
地鐵車站的裝修較其它公共空間而言具有使用周期長、環境條件特殊(潮濕、不通風)、機電設備接口復雜等特征,在材料的選用上、構造的設計上,須遵循以下原則:消險防災,安全性能高,公共區所有裝飾材料燃燒性能等級都應達A級;防潮、防腐、耐久、耐磨、易清潔,可能條件下兼顧吸聲要求;裝飾效果好,能充分表達設計意圖,符合大眾審美需求;技術成熟,開孔、安裝、拆卸便捷,便于施工與維護;經濟實用,滿足投資控制指標。
1.2.2 地面材料及模數
可用于地鐵車站、并已具備使用經驗的地面材料主要有天然石材、人造石、水磨石、瓷磚這四種,對幾種材料性能特點分析如表1所示。
經分析,天然石材防滑、耐磨、性價比較高,因此二號線仍選用天然石材為地面材料,并選擇物理性能較為穩定的巖漿巖、做好六面氟養護防護處理以改善泛堿現象。標準板為厚20 mm花崗巖,色彩以灰、白為主,摻雜少量黑色,花形較大、立體感強,搭配顏色較深的灰麻作為色帶分隔。模數方面,南京一號線、北京五號線、天津一號線采用600×600模數,造價經濟,但較呆板、瑣碎;而廣州四號線采用800×800模數,效果好但出材率不高,造價偏高,經比較南京二號線選用了600×900 mm的模數尺寸,整體簡潔、富于變化,出材率也較高,造價居中。
踢腳線采用150 mm中國黑花崗巖,在接近地面部分有弧形倒角與地面平齊,顯出古樸穩重的氣質,如圖1所示。
1.2.3 墻面材料及模數
國內地鐵車站公共區墻面材料主要有搪瓷鋼板、瓷磚兩種,玻璃、馬賽克、輕質無機板等也少量采用。
搪瓷鋼板以鋼板為基礎,附著搪瓷面層,雖價格偏高,但對于公共空間而言其質感、色彩飽和度、防撞、耐久等性能出色,是一種市場、技術、使用經驗都比較成熟的產品,在二號線重點車站墻面采用。
除搪瓷鋼板以外,二號線對烤瓷鋁板這種新型墻面裝飾材料進行了重點研究。烤瓷鋁板性能總體與搪瓷鋼板接近,具有色彩豐富,易清潔、板面尺寸大、不燃等特性,另外還具有造價低(當時單價約為搪瓷鋼板的70%)、表面平整度高、質感細膩、無橘皮紋、拼縫較細(鋁板折邊處圓角半徑較小)等優點,但其表面耐刮擦能力相對較弱,搪瓷鋼板表面莫氏硬度≥6H,而烤瓷鋁板莫氏硬度≥5H(但能滿足地鐵車站墻面裝飾的硬度要求)?敬射X板由鋁板及背襯板密封組成,鋁板厚度≥2.0 mm,背襯(主要為硅酸鈣板)厚度≥10 mm。二號線大膽采用了烤瓷鋁板作為墻面裝飾材料,成為國內首個大面積使用該材料的地鐵線路。
墻面有內嵌式導向牌、廣告燈箱(3150×1650 mm)、消火栓(800×1200 mm)、防災報警按鈕、消防疏散指示燈等設備設施,墻面模數綜合考慮視覺效果、內嵌設備規格尺寸、材料使用的經濟性等因素,基本板模數定為寬990 mm、高2100 mm(見圖2墻面模數整合示意圖),遇廣告燈箱時板面寬度加至1043 mm。由于車站站廳層有2‰的排水坡,豎向按鉛垂線放線,因此墻面金屬板實際上是微平行四邊形。墻面干掛系統與踢腳線、離壁墻關系見圖3節點圖。
根據車站的客流量和區域重要性不同,采用造價不同的墻面裝飾材料,堅固耐磨的搪瓷鋼板用于重點站(一級站)墻面,質感細膩的烤瓷鋁板用于二、三級站墻面,另外在非視覺站點部位如站臺端部、出入口通道、郊區車站等墻面使用淺色600×1 200 mm瓷磚,以降低總體造價。
1.2.4 頂面材料
國內地鐵車站一般采用金屬吊頂,主要有鋁制和鋼制兩種。鋼制天花造型能力強,但易銹蝕,地上空間采用的較多,大部分地鐵車站都采用鋁制天花系統。南京二號線采用的鋁制天花系統主要有以下四種通用類型,如圖4所示:第一,平板類。1.5 mm厚穿孔鋁板、1.2 mm厚鋁板;第二,U形鋁合金掛片。25 mm寬、100 mm高,板厚1.0 mm,按照間距125 mm排布,燈具正好嵌入間距之間;第三,多模數掛板。55 mm寬,40 mm高,板厚1 mm,按照間距45mm分布,布置燈具處取消一條掛板。二號線所有地下站站臺層側站臺均采用此種吊頂。第四,模塊化格柵。材質厚度為1.0 mm,主要為100×100 mm間距組合,每個單元約800~1 000 mm見方,單元之間可設置燈具。模塊化的鋁格柵使用在非重要區域、商業區域。
1.3 標準化與個性化的平衡
地鐵車站的裝修要滿足功效結合、經濟利維(護)、識別性、藝術效果、快速施工、造價經濟等要求,國內大部分地鐵車站裝修都是標準化和個性化的有機統一。標準化,有利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快速安裝、備品備件通用,降低運營維護成本;個性化顧名思義,就是各站識別性、地域特點、藝術效果。
1.3.1 共性材料和元素
車站墻面、地面材料基本統一,另外站內共性元素包括售票亭、分區欄桿、樓梯扶手、候車座椅、垃圾桶、站名牌、廣告燈箱、玻璃擋煙垂壁、高架站設備管廊等也是全線統一,保障了全線車站在裝飾造型各異下的系統一致性。
1.3.2 色彩基調統一
二號線色彩基調以白色為主。白色簡潔、醒目、大氣,同時能對地鐵運營后空間中的站務功能色、廣告色、商業色、導向色、乘客服裝顏色起到調節和稀釋作用。
1.3.3 分級設計
分級設計是根據客流量、車站所處區域重要性,對裝飾效果、裝修材料選擇進行分級,以實現標準化和個性化的平衡、整體效果與投資的平衡的一種設計手法。二號線車站劃分為三級:
一級站是客流量大的城市中心站或大型換乘站,如新街口站,強調個性化設計,識別性強,投資較高。二級站客流量居中,地域文化特征相對明顯,如西華門站、漢中門站等。選用通用性裝飾材料,注重細節,吊頂一般采用標準平板和條板的組合,投資適中。三級站客流較小,車站面積也相對較小,如鐘靈街站等。設計上主要采用標準化、模塊化、增大吊頂鏤空率以降低投資,吊頂一般采用標準板與收邊龍骨、格柵的組合,設計效果如圖5所示。
1.3.4 天花運用AB區劃分
車站天花一般分為三個區,雙柱站中跨、單柱站中間部分為B區,為個性區域;邊跨(或兩側)為A區,一般造型簡潔、強調共性。AB劃分也是分級設計、降低造價的手段之一,如圖6所示。
B區為重點表現區域,二號線管線綜合設計時將各類管線集中到車站的兩側A區吊頂內,B區吊頂內管線較少,為天花局部抬高、進行造型處理提供了條件,裝飾手法主要結合區域文化特征,采用抽象符號或裝飾性較強的造型,增加公共空間的整體感、層次感、識別性。
A區基本風格全線統一,裝飾手法上通過二號線通用的幾種天花材料組合,體現標準化、工業化的特點,鏤空率相對較大。
燈具布置結合天花分區和模數,一般每3~4 m設一組燈具,二號線車站的光源基本上都是色溫控制在4000~4500 K左右的暖白光源,強調簡潔、明快、舒適的照明效果。
1.3.5 風格各異的柱
二號線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全線車站立柱造型各異,如圖7所示,材料豐富多彩,烤瓷鋁板、搪瓷鋼板、玻璃馬賽克、玉砂玻璃(新街口站)、氧化鋁板(明故宮站)、大理石(馬群站)都有使用,使整條線創意、活力十足。
1.4 接口設計
技術接口協調及系統功能平衡是確保裝飾設計質量的重點和難點。
地鐵車站內專業接口眾多,如車站風水電、通信、信號、自動售票機、檢票閘機、BAS、FAS、電扶梯、安全門、導向等,裝修設計一個重要環節是在遵循技術規范基礎上,統籌各系統專業終端設備及各專業管路通道與公共區墻、頂、地、柱面裝修的整體協調。
裝飾設計與設備專業接口是互動過程。根據設備布置確定墻面材料模數,為實現天花的虛實效果、局部抬高、單元模數而對通風口、FAS、廣播、導向等設備布置提出調整要求;同時,也要配合設備專業要求調整裝飾方案以滿足功能。如新街口站在完成天花設計的同時,在天花單元尺寸、鏤空位置、轉換層架等方面都應設備專業的要求進行過多次溝通和反復調整,同時也因局部抬高的天花給FAS、給排水、風管、橋架等專業設計增加了難度。
接口工作在施工配合階段也尤為重要,應要求施工承包商除裝修圖紙外,還應參考車站建筑圖、車站風水電安裝圖、導向、相關系統設備圖紙,做好墻頂面設備梳理、裝飾材料的孔洞預留,做到心中有數;還應現場督促各設備安裝單位保證吊頂凈高,以確保裝飾效果實現。
1.5 文化藝術內涵
①主題統一的公共藝術品。在車站內設置公共藝術品也是南京地鐵傳統特色之一。二號線藝術品突破了我國公共環境藝術品一地一景、主題單一地與所在地的歷史文脈、環境特點及重大事件相聯系的套路,采取了以中國法定傳統節假日為全線系列創作主題方式,如圖8所示,這樣既弘揚了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也使得車站環境氛圍更加愉悅、歡快。
②書法站名牌。書法站名牌是南京地鐵的另一大特色,設于站臺層站端進站方向的樓扶梯側墻上,高3 m,寬度4~5 m(結合側墻版面分幅),搪瓷鋼板三色印刷,底色為線路識別色,底紋由藝術家根據站點特色設計,如圖9所示,站名邀請當代著名書法家撰寫,為藝術貼近大眾提供平臺,南京地鐵二號線站名牌是邀請我國著名書法家尉天池先生題寫。
2 設計管理模式
地鐵車站裝修設計管理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設計的專業化問題,二是處理好車站公共空間內各種接口關系。
地鐵車站設計的系統性、專業性較強,專業覆蓋面較廣,通常委托一家工程設計綜合甲級、且具備軌道交通設計業績的設計單位完成車站設計,這類單位土建(尤其是地下工程)、設備專業技術力量強,但精裝修設計力量相對薄弱。南京地鐵在全國率先嘗試引入專業裝修設計力量參與地鐵車站裝飾設計,即委托一家設計能力、綜合協調能力較強的裝修設計單位作為裝飾顧問,統籌車站精裝修工程,以實現裝修設計的專業化。
二號線的設計模式是:第一階段裝飾顧問單位完成全線車站公共區精裝修概念設計、各車站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文件,并編制全線車站精裝修設計技術規定、通用圖、材料要求等技術指導文件,統一裝飾材料、做法;第二階段裝飾顧問把上述文件移交至各車站設計單位,由其落實車站裝修與站內各設備系統的接口及必要的設備布置調整,完成各車站公共區精裝修施工圖。
專業化問題由裝飾顧問單位解決,站內各種技術接口矛盾由車站設計單位統籌解決,這種管理模式有效解決地鐵車站裝飾設計管理的兩個主要問題。但由于對前期設計意圖理解差異和對精裝修圖紙專業表達上的欠缺,客觀上未能避免施工圖中標注不明、對通用圖引用錯誤等情況,以及與最初裝修概念、設計意圖偏離的問題。
目前國內各城市地鐵裝修設計基本上都采取引入專業裝飾設計單位負責或參與精裝修設計的模式。南京地鐵幾條在建新線采取的模式是從概念設計階段到施工圖設計均由裝修顧問單位一家完成,以避免設計意圖貫徹不到位的問題、有效保障裝飾效果,但是一些主要設備系統的接口協調由一家設計單位內部解決轉為裝飾顧問與各車站設計單位各專業協調,增加協調的中間環節,協調難度會比較大。
3 結 語
建筑是城市最直觀的名片,交通建筑又是城市中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是市民感知其靜態構架、動態服務等多元化活動的場所。南京地鐵二號線車站裝修從設計到施工完成歷時4年,設計團隊在不斷地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得到鍛煉和提升。車站裝修整體風格簡約、清雅、大氣,從創新車站的中庭、天窗等元素,到車站藝術墻、書法站名牌等特色設施,提升了南京地鐵的視覺環境和文化體驗,塑造了“現代、人文、自然和諧共生”的空間環境和南京城市形象。
1 設 計
1.1 確定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源于建設方(業主)的建設、運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各城市地鐵公司之間有所差異,但總體目標可概括為乘客提供安全、整潔、舒適的乘車環境,減少建設、運營成本,以及塑造城市形象三個方面。
南京地鐵二號線設計目標是貫徹“景觀、經營、創新”理念,建成人文關懷、安全可靠、經濟節約的地鐵,因此二號線精裝修設計提出“創新引領、功效結合、經濟利維(護)、營造商業氛圍、注重文化內涵、整潔清透、注重細節”七大設計原則。
二號線從現代化的河西新城起步,途經莫愁湖、漢中門、中山東路、西華門、午朝門、中山門、中山陵等富含城市歷史底蘊的老城區,進入城東教育新城——仙林大學城,沿途既有自然山水、古老文明的沉淀、又有近代民國文化,以及現代教育的融入,整條線把南京的歷史積淀、市粹精華、現代文化象珍珠一樣串在一起,是一條不可多得的歷史文脈縮影線,定位“古城新韻”,一站一景,以現代的手法表現站點地域環境和特點。
1.2 裝修材料選擇
裝修材料的選擇是貫徹設計目標、實現概念設計效果、施工、運營維護的主要環節。
1.2.1 選材原則
地鐵車站的裝修較其它公共空間而言具有使用周期長、環境條件特殊(潮濕、不通風)、機電設備接口復雜等特征,在材料的選用上、構造的設計上,須遵循以下原則:消險防災,安全性能高,公共區所有裝飾材料燃燒性能等級都應達A級;防潮、防腐、耐久、耐磨、易清潔,可能條件下兼顧吸聲要求;裝飾效果好,能充分表達設計意圖,符合大眾審美需求;技術成熟,開孔、安裝、拆卸便捷,便于施工與維護;經濟實用,滿足投資控制指標。
1.2.2 地面材料及模數
可用于地鐵車站、并已具備使用經驗的地面材料主要有天然石材、人造石、水磨石、瓷磚這四種,對幾種材料性能特點分析如表1所示。
經分析,天然石材防滑、耐磨、性價比較高,因此二號線仍選用天然石材為地面材料,并選擇物理性能較為穩定的巖漿巖、做好六面氟養護防護處理以改善泛堿現象。標準板為厚20 mm花崗巖,色彩以灰、白為主,摻雜少量黑色,花形較大、立體感強,搭配顏色較深的灰麻作為色帶分隔。模數方面,南京一號線、北京五號線、天津一號線采用600×600模數,造價經濟,但較呆板、瑣碎;而廣州四號線采用800×800模數,效果好但出材率不高,造價偏高,經比較南京二號線選用了600×900 mm的模數尺寸,整體簡潔、富于變化,出材率也較高,造價居中。
踢腳線采用150 mm中國黑花崗巖,在接近地面部分有弧形倒角與地面平齊,顯出古樸穩重的氣質,如圖1所示。
1.2.3 墻面材料及模數
國內地鐵車站公共區墻面材料主要有搪瓷鋼板、瓷磚兩種,玻璃、馬賽克、輕質無機板等也少量采用。
搪瓷鋼板以鋼板為基礎,附著搪瓷面層,雖價格偏高,但對于公共空間而言其質感、色彩飽和度、防撞、耐久等性能出色,是一種市場、技術、使用經驗都比較成熟的產品,在二號線重點車站墻面采用。
除搪瓷鋼板以外,二號線對烤瓷鋁板這種新型墻面裝飾材料進行了重點研究。烤瓷鋁板性能總體與搪瓷鋼板接近,具有色彩豐富,易清潔、板面尺寸大、不燃等特性,另外還具有造價低(當時單價約為搪瓷鋼板的70%)、表面平整度高、質感細膩、無橘皮紋、拼縫較細(鋁板折邊處圓角半徑較小)等優點,但其表面耐刮擦能力相對較弱,搪瓷鋼板表面莫氏硬度≥6H,而烤瓷鋁板莫氏硬度≥5H(但能滿足地鐵車站墻面裝飾的硬度要求)?敬射X板由鋁板及背襯板密封組成,鋁板厚度≥2.0 mm,背襯(主要為硅酸鈣板)厚度≥10 mm。二號線大膽采用了烤瓷鋁板作為墻面裝飾材料,成為國內首個大面積使用該材料的地鐵線路。
墻面有內嵌式導向牌、廣告燈箱(3150×1650 mm)、消火栓(800×1200 mm)、防災報警按鈕、消防疏散指示燈等設備設施,墻面模數綜合考慮視覺效果、內嵌設備規格尺寸、材料使用的經濟性等因素,基本板模數定為寬990 mm、高2100 mm(見圖2墻面模數整合示意圖),遇廣告燈箱時板面寬度加至1043 mm。由于車站站廳層有2‰的排水坡,豎向按鉛垂線放線,因此墻面金屬板實際上是微平行四邊形。墻面干掛系統與踢腳線、離壁墻關系見圖3節點圖。
根據車站的客流量和區域重要性不同,采用造價不同的墻面裝飾材料,堅固耐磨的搪瓷鋼板用于重點站(一級站)墻面,質感細膩的烤瓷鋁板用于二、三級站墻面,另外在非視覺站點部位如站臺端部、出入口通道、郊區車站等墻面使用淺色600×1 200 mm瓷磚,以降低總體造價。
1.2.4 頂面材料
國內地鐵車站一般采用金屬吊頂,主要有鋁制和鋼制兩種。鋼制天花造型能力強,但易銹蝕,地上空間采用的較多,大部分地鐵車站都采用鋁制天花系統。南京二號線采用的鋁制天花系統主要有以下四種通用類型,如圖4所示:第一,平板類。1.5 mm厚穿孔鋁板、1.2 mm厚鋁板;第二,U形鋁合金掛片。25 mm寬、100 mm高,板厚1.0 mm,按照間距125 mm排布,燈具正好嵌入間距之間;第三,多模數掛板。55 mm寬,40 mm高,板厚1 mm,按照間距45mm分布,布置燈具處取消一條掛板。二號線所有地下站站臺層側站臺均采用此種吊頂。第四,模塊化格柵。材質厚度為1.0 mm,主要為100×100 mm間距組合,每個單元約800~1 000 mm見方,單元之間可設置燈具。模塊化的鋁格柵使用在非重要區域、商業區域。
1.3 標準化與個性化的平衡
地鐵車站的裝修要滿足功效結合、經濟利維(護)、識別性、藝術效果、快速施工、造價經濟等要求,國內大部分地鐵車站裝修都是標準化和個性化的有機統一。標準化,有利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快速安裝、備品備件通用,降低運營維護成本;個性化顧名思義,就是各站識別性、地域特點、藝術效果。
1.3.1 共性材料和元素
車站墻面、地面材料基本統一,另外站內共性元素包括售票亭、分區欄桿、樓梯扶手、候車座椅、垃圾桶、站名牌、廣告燈箱、玻璃擋煙垂壁、高架站設備管廊等也是全線統一,保障了全線車站在裝飾造型各異下的系統一致性。
1.3.2 色彩基調統一
二號線色彩基調以白色為主。白色簡潔、醒目、大氣,同時能對地鐵運營后空間中的站務功能色、廣告色、商業色、導向色、乘客服裝顏色起到調節和稀釋作用。
1.3.3 分級設計
分級設計是根據客流量、車站所處區域重要性,對裝飾效果、裝修材料選擇進行分級,以實現標準化和個性化的平衡、整體效果與投資的平衡的一種設計手法。二號線車站劃分為三級:
一級站是客流量大的城市中心站或大型換乘站,如新街口站,強調個性化設計,識別性強,投資較高。二級站客流量居中,地域文化特征相對明顯,如西華門站、漢中門站等。選用通用性裝飾材料,注重細節,吊頂一般采用標準平板和條板的組合,投資適中。三級站客流較小,車站面積也相對較小,如鐘靈街站等。設計上主要采用標準化、模塊化、增大吊頂鏤空率以降低投資,吊頂一般采用標準板與收邊龍骨、格柵的組合,設計效果如圖5所示。
1.3.4 天花運用AB區劃分
車站天花一般分為三個區,雙柱站中跨、單柱站中間部分為B區,為個性區域;邊跨(或兩側)為A區,一般造型簡潔、強調共性。AB劃分也是分級設計、降低造價的手段之一,如圖6所示。
B區為重點表現區域,二號線管線綜合設計時將各類管線集中到車站的兩側A區吊頂內,B區吊頂內管線較少,為天花局部抬高、進行造型處理提供了條件,裝飾手法主要結合區域文化特征,采用抽象符號或裝飾性較強的造型,增加公共空間的整體感、層次感、識別性。
A區基本風格全線統一,裝飾手法上通過二號線通用的幾種天花材料組合,體現標準化、工業化的特點,鏤空率相對較大。
燈具布置結合天花分區和模數,一般每3~4 m設一組燈具,二號線車站的光源基本上都是色溫控制在4000~4500 K左右的暖白光源,強調簡潔、明快、舒適的照明效果。
1.3.5 風格各異的柱
二號線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全線車站立柱造型各異,如圖7所示,材料豐富多彩,烤瓷鋁板、搪瓷鋼板、玻璃馬賽克、玉砂玻璃(新街口站)、氧化鋁板(明故宮站)、大理石(馬群站)都有使用,使整條線創意、活力十足。
1.4 接口設計
技術接口協調及系統功能平衡是確保裝飾設計質量的重點和難點。
地鐵車站內專業接口眾多,如車站風水電、通信、信號、自動售票機、檢票閘機、BAS、FAS、電扶梯、安全門、導向等,裝修設計一個重要環節是在遵循技術規范基礎上,統籌各系統專業終端設備及各專業管路通道與公共區墻、頂、地、柱面裝修的整體協調。
裝飾設計與設備專業接口是互動過程。根據設備布置確定墻面材料模數,為實現天花的虛實效果、局部抬高、單元模數而對通風口、FAS、廣播、導向等設備布置提出調整要求;同時,也要配合設備專業要求調整裝飾方案以滿足功能。如新街口站在完成天花設計的同時,在天花單元尺寸、鏤空位置、轉換層架等方面都應設備專業的要求進行過多次溝通和反復調整,同時也因局部抬高的天花給FAS、給排水、風管、橋架等專業設計增加了難度。
接口工作在施工配合階段也尤為重要,應要求施工承包商除裝修圖紙外,還應參考車站建筑圖、車站風水電安裝圖、導向、相關系統設備圖紙,做好墻頂面設備梳理、裝飾材料的孔洞預留,做到心中有數;還應現場督促各設備安裝單位保證吊頂凈高,以確保裝飾效果實現。
1.5 文化藝術內涵
①主題統一的公共藝術品。在車站內設置公共藝術品也是南京地鐵傳統特色之一。二號線藝術品突破了我國公共環境藝術品一地一景、主題單一地與所在地的歷史文脈、環境特點及重大事件相聯系的套路,采取了以中國法定傳統節假日為全線系列創作主題方式,如圖8所示,這樣既弘揚了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也使得車站環境氛圍更加愉悅、歡快。
②書法站名牌。書法站名牌是南京地鐵的另一大特色,設于站臺層站端進站方向的樓扶梯側墻上,高3 m,寬度4~5 m(結合側墻版面分幅),搪瓷鋼板三色印刷,底色為線路識別色,底紋由藝術家根據站點特色設計,如圖9所示,站名邀請當代著名書法家撰寫,為藝術貼近大眾提供平臺,南京地鐵二號線站名牌是邀請我國著名書法家尉天池先生題寫。
2 設計管理模式
地鐵車站裝修設計管理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設計的專業化問題,二是處理好車站公共空間內各種接口關系。
地鐵車站設計的系統性、專業性較強,專業覆蓋面較廣,通常委托一家工程設計綜合甲級、且具備軌道交通設計業績的設計單位完成車站設計,這類單位土建(尤其是地下工程)、設備專業技術力量強,但精裝修設計力量相對薄弱。南京地鐵在全國率先嘗試引入專業裝修設計力量參與地鐵車站裝飾設計,即委托一家設計能力、綜合協調能力較強的裝修設計單位作為裝飾顧問,統籌車站精裝修工程,以實現裝修設計的專業化。
二號線的設計模式是:第一階段裝飾顧問單位完成全線車站公共區精裝修概念設計、各車站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文件,并編制全線車站精裝修設計技術規定、通用圖、材料要求等技術指導文件,統一裝飾材料、做法;第二階段裝飾顧問把上述文件移交至各車站設計單位,由其落實車站裝修與站內各設備系統的接口及必要的設備布置調整,完成各車站公共區精裝修施工圖。
專業化問題由裝飾顧問單位解決,站內各種技術接口矛盾由車站設計單位統籌解決,這種管理模式有效解決地鐵車站裝飾設計管理的兩個主要問題。但由于對前期設計意圖理解差異和對精裝修圖紙專業表達上的欠缺,客觀上未能避免施工圖中標注不明、對通用圖引用錯誤等情況,以及與最初裝修概念、設計意圖偏離的問題。
目前國內各城市地鐵裝修設計基本上都采取引入專業裝飾設計單位負責或參與精裝修設計的模式。南京地鐵幾條在建新線采取的模式是從概念設計階段到施工圖設計均由裝修顧問單位一家完成,以避免設計意圖貫徹不到位的問題、有效保障裝飾效果,但是一些主要設備系統的接口協調由一家設計單位內部解決轉為裝飾顧問與各車站設計單位各專業協調,增加協調的中間環節,協調難度會比較大。
3 結 語
建筑是城市最直觀的名片,交通建筑又是城市中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是市民感知其靜態構架、動態服務等多元化活動的場所。南京地鐵二號線車站裝修從設計到施工完成歷時4年,設計團隊在不斷地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得到鍛煉和提升。車站裝修整體風格簡約、清雅、大氣,從創新車站的中庭、天窗等元素,到車站藝術墻、書法站名牌等特色設施,提升了南京地鐵的視覺環境和文化體驗,塑造了“現代、人文、自然和諧共生”的空間環境和南京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