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式家具的造型中,有許多零部件的造型同書法藝術的筆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試細看明式家具上的許多部件造型,都清晰無誤地印證著這一點。如四出頭官帽椅的搭腦,極像柳體字中的字;又如四不出頭南官帽椅的后腿上端斜角,又極像柳體字的頓筆轉折處。再如內翻馬蹄足的桌腿造型,酷像書法中頓筆提鉤。尤其是鼓腿澎牙式的床腿,與顏體字中的橫折彎鉤一模一樣,猛一看那床腿,圖7.30:老花梨木帶聯幫棍四出頭扶手椅.明末
簡直整個是個字。還有扶手椅上扶手,就是字貼上那個“捺”。至于橫豎材直角交結點上常有提筆頓筆之勢。足端多有撇捺之神韻,其不是形酷似,便是神酷似,等等例子,不一而足。以上這些絕不是偶合吧?也不是臆想,是大量確實存在的現象。
由于受篇幅所限我們不能在此一一例舉,只選取幾個典型的代表比較一下,相信人們一看便能明了,中國的書法藝術給我們的明式家具造型以及設計理念上的影響有多大。
頓筆提鉤——內翻馬蹄足
馬蹄足是明式家具造型中的一大特點,尤其是內翻馬蹄足,以其氣勢如奔馬勒韁’可以激起人們的種種聯想,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而顏體字中的頓筆提鉤和明式家具造型中的內翻馬蹄足不僅是神似,而且更是形似。
筆斷意連與一木連作
書法創作的過程中有兩種術語叫“筆斷意連”、“筆不周而意已周”。這同我們明式家具中的一木連作有著本質的聯系^筆斷意連不同于一筆書,它往往強調是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聯系,而一筆書更強調書法藝術通篇氣勢上的連貫性。所以把兩者分開單獨來談更合理一些,這兩種書法創作理念反映在明式家具造型上分別是一木連作和尋求零部件的聯系,將許多零部件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筆書”的效果,有整體的氣勢美。明式家具中的一木連作通常的解釋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家具零件用一塊材料來做成,但在視覺效果上卻還是兩個零件。(筆斷意連)例如在明式家具造型中的腿部零件通常和扶手下的豎棖一木連作以及椅子中的后背立柱與腿足一木連作。這樣做法的結圖7.38:明花梨四出頭官帽椅果就是明式家具既結實牢固又有意味,而且造型簡潔。
—筆書-氣脈連貫
“所謂氣脈連貫,也稱血脈連貫,是章法美的一個重要內容。”^M6歷史記載,王獻之能為“一筆書”。對于這一傳說,唐代張懷瑾曾作過具體論述: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氣脈)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深明其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前行之末。《書斷》可見所謂“一筆書”,是指“字之體勢”而言,不是真的一筆寫成一篇字。其中也“憫有不連”的,卻能“血脈不斷”:在換行的時候,行首的字在氣脈上承接著前行的末字,全篇一氣呵成,形成筆意連綿相應得整體。王獻之的“一筆書”真正體現了氣脈通貫的章法美。
“一筆書”的書法創作理念在明式家具造型中的體現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零件通過木工匠人的妙手連接在一起,好像是一根木材做出來一樣。為了追求這種“一筆書”的筆墨效果,古人們經常精心選材,連接木材時,木材的紋理也是順暢的,這種做法通常能獲得一種氣勢美。例如明式家具中的圈椅,它的椅圈通常和鵝脖以及圈椅面下的腿足連接在一起,形成一種“氣脈連貫”的效果。另外還有一種被稱為“裹腿做”的工藝,同“一筆書”的本質也很相像。就是発子中羅鍋棖高出四足的表面,仿佛是用柔軟的物體纏裹而成,因此匠師稱之為:“裹腿做
如果說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話,那么通過以上的比較,人們可以明白:明式家具中的圈椅的椅圈同漢字中的寶蓋頭的篆書寫法一致,(如圖:7.42、7.43、7.44、7.45、7.46'7-47)中國的書法在漢魏晉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完善,而明式家具圈椅中的椅圈最早出現在唐代,晚于書法的發展,而且先秦的時候主要書體就是篆書,后來秦始皇統一文字,丞相李斯才變大篆為小篆。在后來又出現隸書,接下來楷書、行書、草書相繼出現。
“宋”,從木會意,表示用木材建造房屋。本意居住,借指國名、朝代名。‘‘立”,本意是一個人立在天地之間。說文解字中講,寶蓋頭的意思就是象征著房屋,所有寶蓋頭的漢字,最初都與房屋有關系。表示房屋意思的還有另外一個詞匯就是宇宙.“宇宙”本意就是指建筑,指屋檐和棟梁。《淮南子•覽冥訓》:“鳳皇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驕)之,以為不能與之爭于宇宙之間。”髙誘注:“宇,屋檐也;宙.棟梁也。”之后引申為時空,這體現了在中國古人心中,自然宇宙就好像一座大房子一樣,為人們遮風避雨。屋外是一個大宇宙,屋內是一個小宇宙•與寶蓋頭有關的漢字都是與房屋有關聯的。圈椅不也是這樣的嗎?。就像是家具上的大房子、大宇宙一樣,包圍著、保護著人們。所以,人們說圈椅的設計思想是“天圓地方”、“承天象地”的根據也不過如此
一波三折
中國的書法藝術中講究;“故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J又有數樣,一點者欲與畫相應;兩點者欲自相應;三點者有必有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起、兩帶、一應。”這“一波三折”的筆墨效果在明式家具中體現得最為常見。“在明式家具中,這種椅子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明椅中,不論是圈椅、官帽椅還是燈掛椅,都有優美的曲線的背板》在功能方面,它的線型與人的背型相符,使坐在椅子上的人有一個舒適的依靠。在審美上,柔和的曲線與中國的書法“一波三折”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這些圖片的對比中,人們可發現他們的共性所在,即都是曲線上的“一波三折”效果《如果說園林內的線條是書法線條的話,那么在這里不又可以驗證中國書法藝術對明式家具線條造型的影響了嗎?其實又何止搭腦、矮老存在這樣的曲線,明式家具中的扶手、霸王棖、還有一些腿部的造型,似乎都在驗證著這一筆墨效果。而且都在曲與直的對比中,營造了一種無可言狀的氣勢。(如圖:7.SK7.52、7.53)例如方凳下面的霸王棖、燈掛椅上的扶手與隸書中的—捺"又是多么的相似。
線形求變化
“明式家具的造型,充分發揮了線條藝術的魅力。明式家具的許多構件^被稱之為‘線形、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匯編的冠以‘線'的名詞術語有10多條,如‘邊線’、‘燈草線’、‘瓜棱線\(混面起邊線’、‘脊線’、等等”
在扶手椅、圈椅、桌、案、幾等家具造型中,不論是搭腦、扶手、柱腿、椅子、牙子等構件的線形,都非常簡潔、流暢、挺勁、優美而富有彈性和韻味。如明椅靠背最上的橫木——搭腦,其線形的起伏變化豐富,或翅或垂、或仰或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剛或柔,都各具神韻。明椅靠背板的曲線,在功能上滿足了人體靠坐時獲得舒適感;在審美上,則與中國書法的‘‘一波mi.54:結點的加大三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至于明式家具的各種線腳,也是明式家具體現書法線條藝術之美的獨特表現手法。通過各種直、曲線的不同組合,線與面交接所產生的凹凸效果,即增加了家具形體空間的層次感,又豐富了線條在家具設計中的藝術表現力明式家具中注重線條的變化正如中國書法藝術一直反對“臺閣體”和“館閣體”的目的一樣,就是反對毫無變化的統一,而是更多地去尋求變化。雖然在楷隸篆書的點畫書寫上,變化幅度不太大,但非常注意用筆,起收筆極盡變化,粗細搭配得當,規矩中不失生動:草書上則極盡變換之能事,巧拙、輕重皆有變化,一筆連到底,流暢灑脫,氣勢連貫。書法貴在一個“活”字,否則就會“平直相似,狀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便不是書.但求其點畫耳”(王羲之《題<筆陣圖>后》)。為此,中國的書法家往往從自然或生活中尋找筆法的來源,終生不移。他們從梅花枝頭找到的靈感,首先變換成書法藝術,再變換到建筑上的屋頂線條,最后又變換到了明式家具中的搭腦等零部件的造型中。這其中有著必然性。
123.1其他
關于明式家具和書法藝術在線條和創作理念上相同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明式家具有一大特點就是在造型中鼓腿澎牙必定與束腰結合,“明式家具中的高束腰作用不但美化了家具,
更重要的是拉大了牙板與面沿的距離,有效地固定了四腿。因而牙板下不必再有過多的輔助部件,有束腰的家具不管低束腰還是高束腰,在桌子的四足都削出內翻或外翻馬蹄兒,有的還在腿的中間部位雕出云紋翅。這已成為有束腰家具的一個特征其實這正應和了中國書法藝術中的“預放先收”的道理,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用毛筆蘸上墨汁在宣紙上進行書寫的,生宣紙吸水性強但略洇水,行筆之中筆劃交結處往往有墨跡洇開,
使局部上增大了筆劃寬度•成為結點,給人以力度感。筆劃交結圖7.55:結點的加大夾角端部呈微小弧形,而不是尖角。所以給人以剛中帶柔之美感,使字體蒼潤豐滿。這也
正是中國宣紙筆墨的魅力所在。而明式家具造型中,往往在橫豎零部件的交接部位,通過加上牙子等裝飾件,來增大結點,從而獲得書法的這種筆墨效果。
另外明式家具在造型上通于中國書法藝術中的結體,中國書法的結構又稱結體,是單字中點畫與偏旁部首的搭配方法„大凡一件美的東西都要求形體內外各部比例諧調、勻稱,中國的書法藝術也不例外,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書法藝術的表現對象上——漢字。漢字的美學特征不僅表現在線條上,同樣表現在其結構上。漢字的結構比例關系中存在諸多的黃金分割現象:外形高寬之比例符合黃金分割;部件間的比例符合黃金分割;點畫之間的比例符合黃金分割;點畫交割所構成的比例符合黃金分割。這也正是我國漢字的形體之所以能在世界各種文字中成為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的科學依據。多圖明紫植圈椅
數漢字的結構是平正安穩、四面停勻、四滿方正的。這就為漢字的對稱平衡創造了條件,比如中間一豎是對稱軸,其余部分是左右基本對稱的*此外漢字解體還有“繁則減除,疏當補續”的講究,也是為了達到漢字的這種對稱平衡美的標準。
而我們的明式家具“以其造型簡練、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紋理優美而著稱,被世人譽為“明式家具”。成為中國古典家具的代表
明式家具保持著絕對的軸對稱,造型上為了獲得更多的穩定感,家具的腿部多有側腳和收分,而且整體造型比例適度,有日本學者已經研究出來,中國的明式家具中存在著眾多的黃金分割現象。就拿明式家具中的圈椅為例,“其椅圈的圓弧半徑的比例正好是2:1,兩圈外切形成了椅圈的斑狀優美曲線。椅坐面的矩形也正好符合黃金分割比《從正面看,椅腿向外傾斜,下端的寬度與椅的座面相等,椅腿內側呈現梯形空間。當坐面的中心點與椅腿的底端兩點相連時,恰好構成穩定感的等邊三角形,這些幾何學的比例關系,使家具的外觀取得了美的和諧效果Z另外還有(如圖:7.56)的圈椅長59.5、寬45.5、高98.2厘米,從正視圖中看,長和高之比達到了0.603,接近黃金分割點。南京博物院收藏了一張明代的黃花梨書案,長143、寬75.1、高82.3厘米,長和寬之比接近2:1,長和高之比接近黃金分割比。
明式家具的室內陳設和書法藝術的篇章布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章法是指在整幅書法表現形式中,安排布置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系的方法,所以又叫“經營位置”或叫“分行布白'一件成功的書法作品,不只要求點畫精到、結體優美,而且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諧《點畫美、結體美,只是細節的局部的美,而章法美則是整體美<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品,沒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體更加重要的”。書法亦然,建筑亦然、室內布置亦然。
章法布局美能產生第一視覺效果。一幅書法作品,如果點畫與點畫之間顧盼呼應,字與字之間遂勢瞻顛.行與行之間遞相映帶,那么整幅作品就會顯得意氣相聚.神形相稱,給欣賞者以一種筆勢流暢,氣息貫注,神完氣足的藝術感受。正如中國傳統建筑的廳堂一樣,廳堂是一座建筑中的重要使用空間,是一個家庭的核心空間,同時也是家庭同外界聯系的一扇窗口,可以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廳堂內的家具多釆用成組成套的對稱布置,通常以迎門的桌案和書法與繪畫作品為中心.配以成組的幾、案、椅、凳。家具與家具之間、家具與工藝品之間均按一定的方位,完全對稱,嚴謹劃一,形成了統一的整體感,并且同廳堂內的匾聯、書法作品完美和諧地統一起來。雖然從《園冶》和《長物志》等書中我們并未獲得太多關于明式家具陳設的資料,但從明代的繪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明式家具陳設的情況。正如上面所述,明式家具在廳堂內的陳設還是能總結出規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