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榫卯結構是我國傳統的木材構造方法,通過巧妙的構件組合,形成穩固的整體結構,同時榫卯結構也代表著我國傳統的審美觀念以及設計原則,通過對于榫卯結構的思考以及分析,探究在現代的家具設計中榫卯結構的應用,對榫卯結構的應用探究從結構、文化、美觀的方面上尋找它在當下的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方式,探索榫卯結構所蘊含的的傳統文化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以及創新。
關鍵詞:榫卯結構;家具設計;傳統文化
一、榫卯結構應用背景現狀
榫卯是我國傳統家具及建筑中的重要組成結構,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帶有濃厚的本土特色,在世界家具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但隨著近代的工業化進程,傳統的榫卯由于加工復雜,并且對于材料的高要求,不能適應現代機械化快速化的生產,于是逐漸的淡出了我們的視線。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設計行業也不斷的進步,人們開始注重設計中本土文化的體現,希望在作品及產品中探尋及挖掘本土的設計以及文化,榫卯也逐漸的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中,一些設計師和研究者對于榫卯所蘊含的智慧以及傳統文化內涵所吸引,開始嘗試使用傳統榫卯的設計文化進行現代家具的創新與再造。但是目前市場生產的更多為仿古家具,它們很多并沒有采用真正的榫卯接合,而是增加膠量或使用釘槍等現代的連接方式,破壞了傳統家具中所蘊含的榫卯結構文化和內涵。
二、榫卯結構的概念及連接種類簡述
榫卯是一種由兩個木構件連接的一種結構,連接方式為“凹”和“凸”的相互配合連接,木構件里“凸”出來的部分被稱為“榫”或“榫頭”;“凹”進去的部分被稱為“卯”或“卯眼”;榫頭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稱作“榫舌”,榫舌外的部分被稱作“榫肩”,最基本的榫卯結構為兩個木構件組成,其中一個構件的榫頭插入另外一個構件中的卯眼,形成最簡單的榫卯結構,在中國的古代建筑以及傳統的木質家具和其他木質器械里,榫卯結構都是主要的結構連接方式,這種結構靈活輕便連接穩固,可以承受巨大的壓力。
榫卯結構的種類大致有幾十種,從設計構成的角度區分連接方式可以看做是點、線、面結合的幾種連接的方法,其中可以使面與面結合的榫卯有龍鳳榫加穿帶、悶榫、栽榫、透榫等;面與線結合的榫卯有格角榫、楔釘榫、格肩榫、長短榫、抱肩榫、夾頭榫、插肩榫等;面與點結合的榫卯有上下出榫或上下栽榫;線與線結合的榫卯有棕角榫、棖子的結合、格角榫、楔釘榫等;線與點結合的榫卯有上下出榫、上下栽榫等;點結合的榫卯有悶榫、揣揣榫等;其他榫卯結構還包括穿銷、關門釘等。不同的連接方式互相搭配,可以組合成各式不同的家具。
三、榫卯結構在現代家具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3.1榫卯結構功能的應用
可拆卸組裝型家具:傳統的榫卯家具雖然為組裝形成,但由榫卯結構的精密以及結構本身的復雜,不能適應于現代的運輸以及裝配,這也是榫卯結構在家具中之所以后來被板式家具所取代的一個原因,但在如今將榫卯結構進行改造與創新,使榫卯結構可以適合于多次的拆卸和裝配,則榫卯結構家具相對于板式家具釘膠的拆卸對于家具的損傷更小,并且不需要像釘膠一樣使用其他工具,更加的方便快捷。在榫卯的組裝結構里,當某部分結構損壞時可以使用新的零部件進行更換,而釘膠家具則相對于更換新的零件就更為麻煩還有可能造成二次的損壞。對于結構的穩定性,榫卯結構的家具使用材料間的結合,不同的結構組合方式能保證構件的穩定性,而釘膠家具的組合借助于釘子與膠,長時間的使用后或者釘膠位置不當是容易使家具不穩定。
模塊組合個性化家具:可以設計組合成模塊化的家具零件,通過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進行選擇和組裝,形成不同的功能和尺度的家具,在進行家具的設計中,產生了更多的可能性與個性化的方案,與釘膠家具相比較也更加富有新意以及變化,并且用戶在對于家具的自行組裝或者參考組裝時,增加了個人的參與性,不僅更貼合用戶自己的功能或者心理需求,也增加了用戶自我完成與參與設計的成就感以及家具本身的趣味性,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適應不同條件的可變化家具:基于榫卯的結構,也可以形成只有尺度靈活變化的家具,,以單個模塊為固定尺度,在條件不同的時候進行多個模塊或一定面積的增加,以滿足不同的條件對于不同家具尺度的需求,如模塊內的桌子在通過榫卯結構進行連接后增加桌面的面積,從而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人數對于桌面尺度的要求,或者增加椅子椅面的尺度,同樣可以滿足不同條件下的功能需要等。
3.2榫卯結構中傳統文化的傳承及應用
家具中的榫卯結構傳承于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榫卯結構的精華,中國傳統建筑是世界三大建筑體系之一,體現著強烈的中國文化色彩。榫卯結構的造型輕巧靈活以及榫頭與卯眼的結合讓木材嚴絲合縫,同樣隱含著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是中國傳統造物的經典,研究和學習榫卯結構應用于現代的設計中,也是對傳統的中國文化的傳承以及發揚。
在傳統的榫卯結構中,遵從著自然簡約的設計思想,榫卯結構的取材源自大自然,在自然材料上不做其他的變化,而是選擇合適的自然材料直接在材料本身進行凹凸的變化,不同的凹凸變化達到不同連接以及組合效果,且復雜的變化同樣都是來自簡單的凹凸的轉變,仍然使得構件能嚴絲合縫,體現著古人自然樸素的審美。古人對于家具的設計中,同樣體現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如官帽椅中的靠背上曲線的巧妙應用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同時又有一定的造型意味,靠背自然流暢的曲線造型得體又與人背部吻合,扶手下的曲線為人增加了就坐空間等,形成這一造型與結構的榫卯,同樣是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進行設計。在結構上又嚴絲合縫渾然一體,體現著古人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將自然與人工的思考和匠心巧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3.3美感的應用
我國傳統家具結構在清代逐漸出現了暗榫,主要的原因是工匠們逐漸開始考慮家具的美觀性。明代及以前的榫卯家具主要以明榫為主,明榫的結構牢固,在很多方面避免了古代工藝以及技術的缺陷,但隨著榫卯技術的不斷提高,在滿足基本的功能后,人們也開始更加關注外觀的美觀性,所以在明末清初暗榫開始大量的出現。暗榫的外觀更加美觀,使得家具看上去更加一體自然,但是相對于明榫有不夠牢固與耐久度不足的缺點。所以之后的工匠們除了設計暗榫外,又設計了一些不影響美觀卻又可以加固家具的榫卯結構。榫卯結構在后來的設計中,不斷的進行完善和美化,美觀性也在不斷的增加。榫卯結構不僅是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它的結構之美也可以應用在現代的家具設計中,既有簡潔美觀的線條,還有具有著現代感的結構韻律,所以榫卯的美感在現代的家具設計中也可以進行挖掘與應用。
四、結語
榫卯結構,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技藝,更是一種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代表著我們祖先們的智慧以及價值觀和世界觀,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我們通過分析和探究榫卯結構,在傳統榫卯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傳承以及創新,榫卯結構巧妙的接合特點可以更大的滿足家具的設計以及使用,榫卯結構的應用與創新也是對它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傳承,通過對于榫卯結構的應用,尋找更加符合本土的家具設計。
參考文獻
[1]鄧楠.凹凸之大美——淺析榫卯結構對現代家具設計的啟示[D].西安美術學院,2011.
[2]王穎睿.榫卯結構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4):336-337.
[3]殷智毅.榫卯結構在現代可拆卸家具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6).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
關鍵詞:榫卯結構;家具設計;傳統文化
一、榫卯結構應用背景現狀
榫卯是我國傳統家具及建筑中的重要組成結構,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帶有濃厚的本土特色,在世界家具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但隨著近代的工業化進程,傳統的榫卯由于加工復雜,并且對于材料的高要求,不能適應現代機械化快速化的生產,于是逐漸的淡出了我們的視線。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設計行業也不斷的進步,人們開始注重設計中本土文化的體現,希望在作品及產品中探尋及挖掘本土的設計以及文化,榫卯也逐漸的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中,一些設計師和研究者對于榫卯所蘊含的智慧以及傳統文化內涵所吸引,開始嘗試使用傳統榫卯的設計文化進行現代家具的創新與再造。但是目前市場生產的更多為仿古家具,它們很多并沒有采用真正的榫卯接合,而是增加膠量或使用釘槍等現代的連接方式,破壞了傳統家具中所蘊含的榫卯結構文化和內涵。
二、榫卯結構的概念及連接種類簡述
榫卯是一種由兩個木構件連接的一種結構,連接方式為“凹”和“凸”的相互配合連接,木構件里“凸”出來的部分被稱為“榫”或“榫頭”;“凹”進去的部分被稱為“卯”或“卯眼”;榫頭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稱作“榫舌”,榫舌外的部分被稱作“榫肩”,最基本的榫卯結構為兩個木構件組成,其中一個構件的榫頭插入另外一個構件中的卯眼,形成最簡單的榫卯結構,在中國的古代建筑以及傳統的木質家具和其他木質器械里,榫卯結構都是主要的結構連接方式,這種結構靈活輕便連接穩固,可以承受巨大的壓力。
榫卯結構的種類大致有幾十種,從設計構成的角度區分連接方式可以看做是點、線、面結合的幾種連接的方法,其中可以使面與面結合的榫卯有龍鳳榫加穿帶、悶榫、栽榫、透榫等;面與線結合的榫卯有格角榫、楔釘榫、格肩榫、長短榫、抱肩榫、夾頭榫、插肩榫等;面與點結合的榫卯有上下出榫或上下栽榫;線與線結合的榫卯有棕角榫、棖子的結合、格角榫、楔釘榫等;線與點結合的榫卯有上下出榫、上下栽榫等;點結合的榫卯有悶榫、揣揣榫等;其他榫卯結構還包括穿銷、關門釘等。不同的連接方式互相搭配,可以組合成各式不同的家具。
三、榫卯結構在現代家具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3.1榫卯結構功能的應用
可拆卸組裝型家具:傳統的榫卯家具雖然為組裝形成,但由榫卯結構的精密以及結構本身的復雜,不能適應于現代的運輸以及裝配,這也是榫卯結構在家具中之所以后來被板式家具所取代的一個原因,但在如今將榫卯結構進行改造與創新,使榫卯結構可以適合于多次的拆卸和裝配,則榫卯結構家具相對于板式家具釘膠的拆卸對于家具的損傷更小,并且不需要像釘膠一樣使用其他工具,更加的方便快捷。在榫卯的組裝結構里,當某部分結構損壞時可以使用新的零部件進行更換,而釘膠家具則相對于更換新的零件就更為麻煩還有可能造成二次的損壞。對于結構的穩定性,榫卯結構的家具使用材料間的結合,不同的結構組合方式能保證構件的穩定性,而釘膠家具的組合借助于釘子與膠,長時間的使用后或者釘膠位置不當是容易使家具不穩定。
模塊組合個性化家具:可以設計組合成模塊化的家具零件,通過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進行選擇和組裝,形成不同的功能和尺度的家具,在進行家具的設計中,產生了更多的可能性與個性化的方案,與釘膠家具相比較也更加富有新意以及變化,并且用戶在對于家具的自行組裝或者參考組裝時,增加了個人的參與性,不僅更貼合用戶自己的功能或者心理需求,也增加了用戶自我完成與參與設計的成就感以及家具本身的趣味性,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適應不同條件的可變化家具:基于榫卯的結構,也可以形成只有尺度靈活變化的家具,,以單個模塊為固定尺度,在條件不同的時候進行多個模塊或一定面積的增加,以滿足不同的條件對于不同家具尺度的需求,如模塊內的桌子在通過榫卯結構進行連接后增加桌面的面積,從而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人數對于桌面尺度的要求,或者增加椅子椅面的尺度,同樣可以滿足不同條件下的功能需要等。
3.2榫卯結構中傳統文化的傳承及應用
家具中的榫卯結構傳承于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榫卯結構的精華,中國傳統建筑是世界三大建筑體系之一,體現著強烈的中國文化色彩。榫卯結構的造型輕巧靈活以及榫頭與卯眼的結合讓木材嚴絲合縫,同樣隱含著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是中國傳統造物的經典,研究和學習榫卯結構應用于現代的設計中,也是對傳統的中國文化的傳承以及發揚。
在傳統的榫卯結構中,遵從著自然簡約的設計思想,榫卯結構的取材源自大自然,在自然材料上不做其他的變化,而是選擇合適的自然材料直接在材料本身進行凹凸的變化,不同的凹凸變化達到不同連接以及組合效果,且復雜的變化同樣都是來自簡單的凹凸的轉變,仍然使得構件能嚴絲合縫,體現著古人自然樸素的審美。古人對于家具的設計中,同樣體現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如官帽椅中的靠背上曲線的巧妙應用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同時又有一定的造型意味,靠背自然流暢的曲線造型得體又與人背部吻合,扶手下的曲線為人增加了就坐空間等,形成這一造型與結構的榫卯,同樣是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進行設計。在結構上又嚴絲合縫渾然一體,體現著古人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將自然與人工的思考和匠心巧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3.3美感的應用
我國傳統家具結構在清代逐漸出現了暗榫,主要的原因是工匠們逐漸開始考慮家具的美觀性。明代及以前的榫卯家具主要以明榫為主,明榫的結構牢固,在很多方面避免了古代工藝以及技術的缺陷,但隨著榫卯技術的不斷提高,在滿足基本的功能后,人們也開始更加關注外觀的美觀性,所以在明末清初暗榫開始大量的出現。暗榫的外觀更加美觀,使得家具看上去更加一體自然,但是相對于明榫有不夠牢固與耐久度不足的缺點。所以之后的工匠們除了設計暗榫外,又設計了一些不影響美觀卻又可以加固家具的榫卯結構。榫卯結構在后來的設計中,不斷的進行完善和美化,美觀性也在不斷的增加。榫卯結構不僅是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它的結構之美也可以應用在現代的家具設計中,既有簡潔美觀的線條,還有具有著現代感的結構韻律,所以榫卯的美感在現代的家具設計中也可以進行挖掘與應用。
四、結語
榫卯結構,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技藝,更是一種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代表著我們祖先們的智慧以及價值觀和世界觀,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我們通過分析和探究榫卯結構,在傳統榫卯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傳承以及創新,榫卯結構巧妙的接合特點可以更大的滿足家具的設計以及使用,榫卯結構的應用與創新也是對它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傳承,通過對于榫卯結構的應用,尋找更加符合本土的家具設計。
參考文獻
[1]鄧楠.凹凸之大美——淺析榫卯結構對現代家具設計的啟示[D].西安美術學院,2011.
[2]王穎睿.榫卯結構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4):336-337.
[3]殷智毅.榫卯結構在現代可拆卸家具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6).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